扫描学姐二维码

领取考研资料

领取考研资料
领取考研资料
知识讲堂 > 考研专业课难不难?和这些因素竟然有很大关系!

考研专业课难不难?和这些因素竟然有很大关系!

考研专业课复习是一项大工程,由于各高校自主命题很难明确复习范围,备考中不仅要完整掌握知识点,还需注重对学习技巧的总结运用。如何抓住这个寒假做好专业课全程规划,每个阶段具体应该做什么?Listen to me!


396经济类联考——灵魂三问


一问:我怎么才能找回寒假学习的信心?每年都是书拿得越多越打脸……


答:根据“福格行为模型”,B=MAP,即行为=动机*能力*触发。学习的行为没发生可归因于假期不想学,任务多难度大学不动,没有明天就考试这种deadline触发;而学习之外的行为(吃喝玩乐)发生了很多,也可相应地归因~


二问:我是该先定好学校专业,还是先学着再说;是该先了解下考情,还是先学知识?


答:有此纠结说明缺乏森林视角,还在以树木视角看待学习。而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式的复习不可能高效。森林视角至少包括择校择专业(灵魂四问),最新考情与趋势(重基础、管综化、反技巧),全年备考关键与规划(三输入三输出,考点方法真题模考,过6关打4怪)。


三问:寒假的学习计划的关键点是啥?


答:


1.按照“福格行为模型”,创造条件让学习行为多发生一些,其它行为少发生一些;


2.如果缺少森林视角,那么利用寒假补一下,可以百度+自己总结,也可以关注相应的公开课;


3.前两步完成后,可以学点数学知识(396三科中数学占比大,需早启动)。年前一周第一章,函数极限与连续;年后一周第二章,导数定义计算与应用;看书做题加总结,全部完成不简单!


金融专硕(聚焦复习方法)


这次给大家的复习规划,主题就是,“到了我们这个年纪,记忆是最大的敌人”。寒假一个半月的时间,大家在抓紧复习的同时,也一定要注意方法,从而事半功倍。


一、合理规划进度


首先定下寒假学习任务的总目标,比如多少章节,再分解到每日,确保每日的任务完成量可控。建议大家专业课以一本教材为总量,辅以其他科目的复习。


二、注重概念理解


概念作为基石一定要精准掌握,注意相关概念之间的区分,因而碰到拿不定的概念不可“糊弄过去”,而应探究并掌握其精确的意思。


三、框架+表述检验成果


每日复习结束后,根据框架脱书口述所学内容,检验是否可以转换为自己的但也相对专业的语言进行表述,也发现自身的薄弱环节。


翻译硕士寒假复习规划


一、寒假复习主要目标:


1.夯实词汇和语法基础;

2.熟悉并了解考试重点并根据自己的时间合理安排好自己的备考进度;

3.搜集一些院校信息,为择校做进一步准备。


二、需要复习的内容包括:


1.专四专八词汇;

2.核心语法做到理解会用;

3.阅读:每天保证定量阅读(一篇左右),可根据个人情况选取合适的材料,如四六级阅读、外刊材料;

4.写作:练习审题,熟悉写作框架、写作思路等;

5.翻译:了解翻译的步骤和翻译的评分标准,学习并掌握词的翻译方法;

6.百科知识:假期可重点学习中国历史文化模块,可以阅读《中国文化读本》等。


经济学寒假复习计划 


经济学考研要明确各阶段的学习目标,先学知识,再学考试。寒假期间,大家以学习知识为主,不要过多的关心考题。先把课本上的每一个知识点理解透彻。争取做到不利死角。基本概念争取背下来,适当做做课后习题。


听课前做好预习,遇到难点,结合课程和教材,争取彻底理解。不要抱着“不懂得内容,以后再说”的态度学习。


每学习完一章或一个知识点,要从文字,代数和几何三个方面归纳总结。


中医考研之寒假规划 


药不能停,方不能断!1个月的假期我们能干点啥呢?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我们可以利用这1个月时间将中药和方剂这两条大虫早早吃掉!


一、早开始的好处


第一,这两门学科的特点:背!背的东西就需要不断重复。重复的次数越多,记忆越深刻。


第二,为后期多学科压力做减负。


二、高效背诵的技巧


早晨:中药背诵


背诵方法:


1.做好背诵计划,日计划、周计划,以及每天背诵的内容是什么。


2.背诵单个药功效,然后发现规律,进行横向总结几个药共同功效,从而减轻记忆难度。例如桑叶和菊花具有疏散风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的共同功效,桑叶具有有清肺润燥的功效,菊花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中午、下午:


复习中药的内容,并且认真阅读教科书,学习中药主治。预习方剂内容包括方歌、功效、主治。


晚上:


背方歌!大约240首。每天定计划1天1小时背六首方剂,之后再默写出功效主治,第二天再背默写错的内容。


专业课复习在考研初试总分中占比很大,而且对考研人知识和能力的掌握要求炒鸡高,所以千万不能等到备考中期才开始准备。前期确定了整体的备考目标和方向,才能保证自己在复习过程中不会出现偏差。

我已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