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学姐二维码

领取考研资料

领取考研资料
领取考研资料
知识讲堂 > 考研政治干货|常考名言对应考点合集

考研政治干货|常考名言对应考点合集

1.马克思:“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巳。”

强调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2.恩格斯:“运动,就它被理解为存在方式,被理解为物质的固有属性这一最一般的意义来说,囊括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从单纯的位置变动起直到思维。”

说明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运动与变化是含义相同的概念。


3.列宁:“除了运动的物质以外,世界上什么也没有。”

说明世界上的一切发展、变化和过程是物质运动的具体表现,其原因在物质世界自身。


4.马克思:“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

强调要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也就是把社会生活“当作实践去理解”。


5.恩格斯:“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

强调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


6.列宁说:“辩证法就是研究对象的本质自身中的矛盾。”

强调辩证矛盾是事物本身所固有对立统一关系。


7.马克思:“一种科学只有在成功地运用教学时,才算达到了真正完善的地步。”

强调认识事物的量是认识的深化和精确化,只有认识量,才能更深刻地把握质。


8.“是就是,不是就不是;除此之外,都是鬼话。”

这是形而上学否定观的信条,认为否定是绝对的否定,是不包含肯定的否定。这就既割断了事物的联系,又使发展中断。


9.“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强调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是自觉的实践活动的必要条件。


10.恩格斯:“被断定为必然的东西,是由纯粹的偶然性构成的,而所谓偶然性的东西,是种有必然性藏在里面的形式”“必然的东西是偶然的,偶然的东西是必然的。”

强调必然性与偶然性是互相依存的。


11.马克思:“如果事物的表现形式和事物的本质会直接合而为一,一切科学都成为多余的了。”

强调现象和本质是既对立又统一的,透过现象发现本质是科学研究的任务。


12.列宁:“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

强调意识可以通过“思维操作”实现对客观事物的超前的、观念的改造,指导并通过实践把理想变成现实,从而改变、创造世界。


13.马克思:“他(指亚当·斯密)清楚地看到:“个人之间天赋才能的差异,实际上远没有我们所设想的那么大,这些十分不同的、看来是使从事各种职业的成年人彼此有所区别的才赋,与其说是分工的原因,不如说是分工的结果。’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他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掘成的。”

强调造成人们认识和才能差别的决定性原因是后天的社会实践。


14.牛顿:“假若我能比别人瞭望得略为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肩膀上。”

说明间接经验是发展人类认识的必要途径。


15.恩格斯:“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强调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16.恩格斯:“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变自然界而发展的。”

强调实践锻炼和提高主体的认识努力,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17.马克思:“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

强调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


18.恩格斯:“人的思维的最本质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单独是自然界本身。”

强调主体对客体能动反映是以实践为中介而实现的,实践是能动反映的基础和机制。


19.黑格尔:“对于同一句格言,出自饱经风霜的老年人之口与出自缺乏阅历的青少年之口,其内涵是不同的。”

说明理性认识不仅以感性认识为基础,而且要通过感性认识来说明。


20.列宁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马克思说:“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

强调情感、意志这些非理性因素对认识发展的动力作用。


21.列宁说:“以为只有诗人才需要想象,这是没有道理的,这是愚蠢的偏见!甚至在数学上也需要想象,甚至微积分的发现没有想象也是不可能的。”

强调想象和幻想这些非理性因素对认识发展的诱导作用。


22.恩格斯说:“从历史的观点来看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进行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便认识到什么程度。”

强调人的认识受实践范围、立场、观点、方法、思维能力、工作经验和知识水平等因素的制约,说明认识过程的反复性。


23.列宁说:“必须把人的全部实践——作为真理的标准,也作为事物同人所需要它的那点的联系的实际确定者——包括到事物的完整的‘定义’中去。”

强调实践是检验价值评价结果的标准。


24.马克思:“思想从来也不能超出旧世界秩序的范围;在任何情况下它只能超出旧世界秩序的思想范围。思想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为了实现思想,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

强调理论要与实际相结合,要指导实践,变成实践的力量,才能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25.马克思:“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

强调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


26.马克思:“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劳动资料不仅是人类劳动力发展的测量器,而且是劳动借以进行的社会关系的指示器。”

强调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尺度,是区分社会经济时代的物质标志。


27.马克思:“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

强调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生产关系。


28.马克思:“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

强调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收到历史条件的制约。


29.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之所锋利,是因为反复打磨的结果;梅花很香,是因为经历了严寒。

强调要树立正确的苦乐观,要学会从艰难困苦中,获得成长和快乐。


30.志之所趋,无远勿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不能御也。”

强调的是信念的重要性。人的志向,一旦树立,不管遇到多少困难,都会克服,没有什么能抵挡。


31.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强调的是中国古人更加重视精神生活和道德追求。虽然吃的简单,住的条件很差,别人都受不了,颜回还是不受印象,沉浸在自己的快乐中。


32.禾苗离土即死国家无土难存刚种下的秧苗离开土地就会死,一个国家失去自己的土地就无法存在了。

强调要热爱自己祖国的大好河山。


3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赡养自己的老人,也要照顾别的老人;关爱自己的子女,也要关心他人的子女。

强调中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继承了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延续。


34.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只要对国家有利,自己的生死都可以置之度外,不会因为祸福改变自己的志向。

强调的是把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35.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爱一个人,如果用的方法不合适,反而会害了这个人。

强调的是把家庭教育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


36.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不要因为错误小就故意去犯,也不要因为善行小,就觉得不重要而不去做。

强调道德修养积累的重要性,要日积月累。


37.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如果在世界上或者一个国家内部,推行好的法律,那么这个世界和国家就会治理的更好。

强调要科学立法。


38.“为国也,观俗立法则治,察国事本则宜。不观时俗,不察国本,则其法立而民乱,事剧而功寡。

一个国家制定法律规章,应该从国家的实际情况出发,这样才会有好的效果。否则,不从实际出发,就会影响社会稳定,徒劳无功。

强调的是法律的制定一定要从本国国情出发。


39.马克思:“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马克思的这句话强调的是哲学家们要通过理论去指导人们的实践,从而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体现其理论的实践性。马克思主义是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并随实践而不断发展的学说。从马克思主义的使命和作用来说,是直接服务于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的科学理论。


40.恩格斯:”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恩格斯的这句话强调的是人们改造自然时,要尊重自然的规律,不能破坏自然规律,体现了人与自然关系的目标—和谐统一。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既区别,又相互联系。人们改造自然满足自身需求时,要尊重自然本身的规律,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不能破坏环境。


41.恩格斯:“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

这句话强调的是事物是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一切事物只有经过一定的过程,才能实现自身的发展。所谓过程:是指事物都要经历一个发生、发展和转化为其他事物的历史。无数有限的具体过程构成无限的、永恒发展的物质世界。


42.恩格斯:“意识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

恩格斯的这句强调的是意识的产生来源,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必凶然产物,既是自然的产物,也是社会的产物。在人类意识产生的过程中,社会实践特别是劳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意识的本质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虽然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但其内容却是客观的。


43.恩格斯:“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两种存在形式,物质的这两种存在形式离开了物质,当然都是无,都是只在我们头脑中存在的空洞的观念抽象”

恩格斯的这句话强调时空的客观性,以及时空与物质运动的不可分割。时间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和顺序性;空间是物质存在的广延性和伸张性。时间和空间都具有客观性

时空与物质运动关系二者相互统一,不可分离方面,物质运动离不开时间空间;另一方面,时间和空间也不能脱离物质的运动,离开物质运动的“纯粹”时间和空间也是无法存在的。


44.毛泽东:“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毛泽东这句诗词表达的是运动和静止的相互包含和渗透。运动是事物一切形式的变化及过程,静止则是运动中的稳定状态,是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运动和静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运动和静止是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45.列宁:“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对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

列宁的这句话强调的是人们在实践活动中,要从客观实际岀发,了解具体情况,釆取对应的解决方法。反映的是矛盾特殊性原理的一个方法论意义,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矛盾特殊性是指不同的矛盾各有其特点,所以在解决矛盾时,就要每个矛盾的特点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是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


46.马克思:“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人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的意识不是天生的,而是来自后天人们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依赖于物质,对物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物质。


47.列宁:“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什么也没有”

列宁的这句话强调的是物质世界的运动变化。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世界是运动变化的。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任何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之中。


48.恩格斯:“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恩格斯的这句话体现的是实践活动对认识的推动作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起决定作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发展动力,正确与否的唯一检验标准和最终目的正是由于现实中实践活动的需求,所以才推动了认识的发展,促进了科学的进步。

我已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