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学姐二维码

领取考研资料

领取考研资料
领取考研资料
知识讲堂 > 政治篇|必背帽子题

政治篇|必背帽子题

毛中特帽子题


1.党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党的根本思想路线:实事求是


2.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传家宝:群众路线


3.党的根本宗旨/党一切行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党区别于一切政党的根本标志/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基本前提/人民军队一切行动的根本准则和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与归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4.党的根本政治原则:独立自主


5.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6.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


7.我们党站在时代前列,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


8.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三大优良作风


9.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0.党的根本立场:人民立场


11.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基本前提:认清中国国情


12.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 中国无产阶级


13.中国革命的主力军: 农民


14.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 武装斗争


15.革命的首要问题:分清敌友


16.民主革命的基本内容: 土地革命


17.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农民问题


18.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无产阶级领导权


19.在中国民主革命中无产阶级领导权的中心问题: 农民问题


20.毛泽东在《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中提到的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 农民问题


21.农民中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贫雇农


22.区分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革命的领导权


23.实现无产阶级领导权的关键:建立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广泛的统一战线


24.实现领导权的根本保证: 党的建设


25.坚持领导权的基本策略:独立自主,又联合又斗争


26.保证领导权的坚强支柱:革命武装


27.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和永恒话题: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


28.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中极具特色的内容:保护民族工商业


29.新民主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经济基础上的根本区别: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是否是社会经济的主体


30.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根本原则/保持人民军队无产阶级性质和建军宗旨的根本前提/毛泽东建军思想的核心:坚持中国共产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


31.处理社会主义社会两种不同性质的矛盾的基本方法:专政和民主


32.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3.邓小平理论活的灵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34.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35.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毛泽东理论的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36.社会主义的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37.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解放发展生产力


38.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改革


39.在改革中我们必须坚持的两大根本原则: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共同富裕


40.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4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核心/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坚持一个中国


42.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发展;核心立场:以人为本;基本要求:全面持续可协调;根本方法:统筹兼顾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43.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44.提升国民经济整体素质/赢得国际经济竞争主动权的根本途径/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4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社会和谐


46.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民公安充满爱”)


47.建设生态文明的实质: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48.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49.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5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五位一体”;战略布局:“四个全面”


51.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52.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53.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 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世界一流军队


5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中国共产党领导


55.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推进政治文明建设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区别于资本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特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56.国家总体安全观的宗旨:人民安全是根本:政治安全是基础:经济安全是保障:军事、文化、社会安全准则:国家利益至上


57.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创新 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 协调 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绿色 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开放


5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共享


59.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实体经济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60.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基础:乡村振兴战略


61.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党的领导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人民当家作主


62.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国家长久治安的重要保障:依法治国


63.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全面提高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以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为统领, 以国际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导向,以推进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优化协同高效为着力点,


64.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形成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体系,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武装力量体系, 联系广泛、服务群众的群团工作体系。


65.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社会主义协商民主


66.社会主义民主最基本的体现,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67.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区事务的权利


68.党的宗教工作的根本方向和目的: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69.长期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推进“一国两制”的成功经验:把维护中央对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全面管治权和保障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有机结合起来,落实好中央依法行使权利和特别行政区履行主体责任。


70.香港澳门的立身之本,保护香港澳门国际地位和解决香港澳门各种问题的金钥匙:发展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一个中国原则


71.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着眼点和落脚点:为两岸同胞谋福祉确保两岸关系的关键: 坚持“九二共识”一个中国原则


72.一个国家重要的稳定器: 核心价值观


73.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民生最大的民生:就业


74.民生之源,改善民生、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最重要最直接的方式:收入分配 最基本的民生:公共安全


75.老百姓解决温饱后的第一需求,最基本的发展环境:平安


76.生态文明的核心: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自然相处首要态度:尊重自然;基本原则:顺应自然 重要责任:保护自然


77.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首要战役: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 底线任务: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


78.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关键抉择,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点,中国共产党最鲜明的旗帜:改革开放


79.改革开放的初心和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80.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 变革创新


81.解决中国现实问题的根本途径:全面深化改革


82.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社会公平,增进人民福祉


83.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目的:解放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84.我国改革开放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就,关键在于把党的基本路线作为党和国家的生命线,始终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85.改什么、怎么改的根本尺度:是否符合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


86.改革成效的评价标准:是否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是否给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87.国家繁荣富强的根本出路:全面开放


88.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的结合点:改善人民生活


8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全面依法治国


90.建立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的重点:规范和约束公权力


91.能不能做到依法治国,关键在于党:能不能坚持依法执政,各级政府能不能依法行政。


92.法治建设的目标:法治国家;法治国家的主体:法治政府;法治国家的基础:法治社会


93.新时代党的建设的目的,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根本原则: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94.根本方针: 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


95.全民从严治党中,“全面”是基础,“严”是关键,“治”是要害 工作思路: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 总体布局(5+2):政治思想组织作风纪律建设+制度建设(贯穿其中)+反腐败斗争(目的是依据、根本点;方针是原则,是遵循;主线是纲和魂;总体布局是重点,是路径;目标是指向和落脚点)


96.政党第一位的属性:政治属性 政党建设的内在要求:政治建设


97.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保证全党服从中央、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98.党的基础性建设:思想建设


99.党的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坚定理想信念


100.作风建设的核心: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101.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加强纪律建设


102.从严治党的重中之重: 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103.我党最鲜明的品格: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


104.强军之魂、建军之本: 党对军队绝对领导


105.强军之要:能打仗、打胜仗


106.强军之策、兴国之举:军民融合发展


107.立军之本:政治建军


108.我军鲜明特点和政治优势:作风优良


109.人民军队完全区别于一切旧军队的政治特质和根本优势: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


110.我军的最大优势、最大特色,我军同一切其他性质军队的最大区别:政治工作


111.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最高实现形式,党对人民绝对领导的制度“龙头”,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的“定海神针”: 军委主席负责制


112.基本军事制度: 党对军队绝对领导


113.我军发展壮大、制胜未来的关键一招:改革


114.我党建军治军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军、从严治军军事领域


115.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提高战斗力


116.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力量基础: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


117.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的重点:优化作战力量结构


118.国家战略能力的前瞻力量,生成新职战斗力的强力引擎,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的重要支撑:新型作战力量


119.实现富国强国统一的重要途径:走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


120.实现富国强国统一的重要政治保证,我党我军特有的政治优势:军政军民团结


121.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122.中国倡导建立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核心是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维护不干涉别国内政和尊重国家主权、独立、领土完整等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维护联合国及其安理会对世界和平承担的首要责任,开展对话、合作而不是对抗,实现双赢、共赢而不是单赢


123.我国外交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外交工作布局: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舞台全球治理观、”一带一路“的原则:共商共建共享


124.“一带一路”的宗旨: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


125.党和国家根本所在命脉所在,全国各族人民利益所系幸福所系: 坚持党的领导


12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大优势,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根本保障:党的领导


12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之源:党的优势


128.改革开放以来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四个伟大”:伟大梦想是目标(指引前进方向);伟大斗争是手段(激发前进动力);伟大工程是保障(提供前进保证);伟大事业是主题(开辟前进道路);决定作用——党的建设伟大工程


129.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130.十九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首要任务:完善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制度, 加强党对各领域各方面工作领导,确保党的领导全覆盖,确保党的领导更加坚强有力;


131.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重要任务:转变政府职能,优化政府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


132.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实现机构职能优化协同高效的必然要求: 统筹党政军群机构改革


思修帽子题


1.法律运行的起始性关键性环节:法律制定/立法 法律实施和实现的重要环节:行政执法


2.法律实施和实现的基本途径:法律遵守/守法


3.治国安邦的总章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核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统帅:宪法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大优势:党的领导


5.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 人民当家作主


6.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鲜明的特点: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7.集中全党全国人民集体智慧、实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基本原则和主要途径: 民主集中制原则


8.我国政治制度的一大优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党制度的基本特色: 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


9.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基层群众自治


10.全面依法治国的总抓手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前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制度基础: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


1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点: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


13.宪法法律有效实施的重要保障,加强对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的迫切要求: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


14.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依托: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


1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本质要求和重要内容: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 人民


16.依法治国的基本原则: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17.治国之重器:法律


18.法治的龙头环节: 立法


19.法治的生命线,司法活动最高的价值追求:公正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党的领导


20.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要求:平等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法治


21.权利保障的前提和基础:宪法


22.保障权利保障的重要条件:立法保障


23.权利保障的关键环节: 行政保护


24.权利保障的最后防线:司法保障


25.保证法律发挥作用的基本前提和要求,保障个人平安幸福的底线和红线,社会主义法治观念的核心,国家治理的坚实基础和关键,维护个人合法利益的根本保障:尊重和维护法律权威


26.体现权利正当性和保障权利实现的充分必要条件:依法行使法律权利公民参加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活动的基础: 人身权利


27.人享有其他各项权利的前提:生命权


28.人们一切行动和生活的前提条件: 人身自由权


29.公民赖以生存的基础,行使其他权利物质上的保障:劳动权


30.人生观的核心:人生目的


31.人生的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个体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的前提,人生社会价值的实现是个体自我完善和全面发展的保障


32.认识和处理人生问题的重要着眼点和出发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最根本的是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


33.代表人类社会迄今最先进的人生追求:服务人民、奉献社会


34.评价人生价值的根本尺度是 看一个人的实践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促进历史进步。


35.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看一个人是否用自己的劳动和聪明才智为国家和社会真诚奉献,为人民群众尽心尽力服务


36.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人的自我完善和全面发展,人生自我价值的实现 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实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在理想层面的反映


37.兴国强国之魂:中国精神


38.检验一个人对祖国忠诚程度的试金石:对人民群众感情的深浅程度


39.国家和民族的胎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以延续的精神基因,培养民族心理、民族个性、民族精神的“摇篮”:文化传统


40.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首先体现在对社会主义中国的热爱上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创新创造


41.当代中国最突出、最鲜明的特点:改革创新


42.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文化的力量归根到底来自于凝结其中的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43.文化软实力的竞争本质上是不同文化所代表的核心价值观的竞争


4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历史底蕴的集中体现: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特性:人民性


45.道德起源的首要前提:劳动


46.历史上不同时代人们行为方式风俗习惯等的集中体现,对道德实践经验的提炼总结:传统道德


47.中华文化的精髓:中华传统美德


48.中华传统美德的根本要求:公义胜私欲


49.革命道德的灵魂:坚持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和新年的不屈不挠的精神 贯穿中国革命道德始终的一根红线:全心全意为人民


50.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 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和优越于其他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 为人民服务


51.社会主义道德的原则: 集体主义


52.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诚实守信


53.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中最高层次的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最高目标指向:奉献社会


54.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落脚点:个人品德


55.在道德认知向道德行为转化的过程中的关键环节:道德意志和道德信念志愿服务精神的精髓:奉献精神


马原帽子题


1.第一次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德意志意识形态》 “工人阶级的圣经”:《资本论》


2.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特征: 实践性


3.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人民至上


4.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人民性


5.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石: 剩余价值理论


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7.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存在和思维的关系问题


8.物质的唯一特性: 客观实在性


9.物质的根本属性、存在方式: 运动


10.理解和衡量运动的尺度:静止


11.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 时空


12.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区分和统一的基础,人类社会的基础,理解和解释一切社会现象的钥匙,沟通主观客观的“桥梁”: 实践


13.意识的源泉: 客观世界


14.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内在体现:世界的 普遍联系


15.运动变化的基本趋势:发展


16.发展的实质:新生旧灭


17.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对立统一规律。


18.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19.区分量变质变的根本标志: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


20.辩证否定的实质:扬弃


21.人的认识的起点:感性具体


22.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逻辑起点:抽象。


23.逻辑终点: 思维具体


24.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物质生产实践


25.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的第一和基本的观点:实践的观点


26.真理的本性: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27.实践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主要依据: 实践的直接现实性


28.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本质规定:认识和实践的统一


29.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及决定力量:物质生产方式


30.最高层次的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形态


31.最直接、指集中反映经济基础的意识形态,在意识形态中居于核心地位、起主导作用:政治法律思想


32.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尺度,区分社会经济时代的客观依据(物质标志):生产工具


33.生产力最活跃的因素:劳动者


34.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生产关系


35.最基本、决定性的生产关系,人们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前提,区分不同生产方式,判定社会经济结构性质的客观依据: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


36.在整个上层建筑中,处于主导地位:政治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的核心:国家政权


37.国家的实质: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工具


38.社会的“骨骼系统”:经济基础社会的“血肉系统”:上层建筑


39.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社会基本矛盾


40.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的直接表现,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斗争


41.划分阶级的基础:生产资料占有关系


42.社会革命的实质: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统治,用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解放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


43.革命的根本问题:国家政权问题


44.人的本质—从人和动物区别的角度:劳动


45.—从人与人区别的角度: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46.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劳动二重性理论


47.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石:剩余价值论


48.解决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的唯一途径: 交换


49.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商品经济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50.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社会生产化之间的矛盾。


51.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形成的前提: 劳动力成为商品


52.劳动力商品区别于其他商品的突出特点:劳动力


53.价值的构成包含着一个历史和道德的因素资本主义所有制的本质:资本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在等价交换原则掩盖下,雇佣工人从事劳动,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54.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特征: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


55.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的实质:物质资料再生产和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56.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点:扩大再生产


57.资本积累的本质:资本家不断利用无偿占有的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来扩大资本规模,进一步扩大和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


58.资本主义社会失业现象产生的根源:资本积累


59.抽象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具体劳动是使用价值的源泉但非唯一源泉。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即劳动)是价值的源泉。


60.雇佣劳动者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产生的唯一源泉。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源泉。


61.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源泉。


62.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问题


63.利润的本质: 剩余价值


64.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生产过剩


65.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66.私人垄断者资本主义产生的基础:生产集中、资本集中


67.垄断的本质: 攫取垄断利润


68.垄断利润的来源,归根结底来自于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垄断利润的实现方式:垄断价格


69.金融垄断资本得以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制度条件:金融自由化与金融创新


70.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19 世纪初期以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


71.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历史性飞跃:19世纪中叶,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到科学


72.第二次历史性飞跃:从理论发展到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实践


73.能否正确预见未来的基本前提,马克思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的根本区别:是否坚持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74.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特征: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75.无产阶级彻底解放的标志,全人类得到解放的根本要求和体现:争取共产主义社会制度的最终实现


史纲帽子题


1.近代中国最革命的阶级: 工人阶级


2.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反侵略武装斗争: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


3.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屡遭失败的根本原因:社会制度的腐败


4.近代中国第一个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全国性政党:中国同盟会


5.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的根本不同之处:革命派高举民主革命旗帜,武装斗争


6.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领导并取得完全胜利的工人斗争: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


7.中国第一个农民协会:衙前农民协会


8.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 长征精神


9.国共两党合作抗日、配合最好的一次战役:忻口会战


10.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次重大胜利,粉碎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平型关战役(PS;粉碎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抗美援朝)


11.把抗日战争引向胜利的中心一环:力争党对抗日战争的领导权


12.转变党的作风的基础一环:加强调查研究


13.巩固和扩大统一战线的关键:坚持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权


14.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历次土改运动中进行的最好的一次:新中国成立初期在新解放区进行的土地改革


15.1960年开始的三年调整时期中具有关键性作用的会议:“七千人大会”

我已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