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近几年硕士研究生的报考人数看
考研难度越来越高20
19年达到290万人
2020年达到341万人
按照这样的趋势下去
2021年报考人数突破400万人也是极有可能的
一般考研的难度除了自身专业的难度之外
还与报考所在地的难易程度
以及报考院校难易程度有关!
报考地区难易程度衡量因素
首先报考所在地的难易程度最能直接反映的就是报考人数!
1、各地区历年报考人数统计表
(图片数据来源于网络)
报考地区的难易程度除了报考人数之外,还与地区的评卷标准有关! 客观题都是机器判卷,一般没有什么争议,但是主观题是老师阅卷,可能就有存在一些偏颇。许多小伙伴认为的“压分”也是存在于主观题,但是各地区都有严格的判卷标准,所以会尽量将人为误差控制到最小。 一般有以下两种评卷方式: 第一,先试评,再阅卷。 在正式阅卷前,先抽取不低于100份有效样本试卷,全体评卷员根据评分细则进行试评。 在试评过程中,评卷员会不断地检验和完善评分细则。同时评卷组也对评卷员进行评估,如果评卷员不达标会面临再培训,甚至被辞退的结果。 第二,多级评卷制度 如果每个卷子只有一个评卷员判,难免会有偏颇,所以一道题目通常由两位评卷员分别评阅。 如果两位评卷员给的分差值在规定范围(政治分析题为1分)内,取较高值作为该题得分。如果分值差超出规定范围,计算机自动会将试卷分发第三名评卷员。 报考院校难易程度衡量因素2、地区评卷的标准不同
1.计划招生人数
我们通常认为招生人数和录取几率成正比。
如果一些特别热门的专业你不了解具体招生人数,很可能成为“炮灰”。
所以为了保险起见,建议小伙伴们要仔细查看今年的招生计划以及往年的招生数据。
这是一个比较关键的信息,从中可以看出你的竞争对手到底有多少。 一般来说每年招考人数不会波动太大,从往年的报考人数中也可以看出规律。 但是有的高校特别是名校热门专业报考人数非常多,像这样的专业,如果没有足够 大的实力建议大家不要报考。 通过这个我们能得知这个专业去年到底录取多少人,再结合去年专业目录公布的招生名额,可以判断出该专业去年的招生录取情况。 可能小伙伴们在查看往年录取数据时发现部分高校个别专业实际录取人数多于招生人数。那就要恭喜你了,你的目标院校可能有扩招的传统。 建议选择学校的时候,尽量选择招生人数多而且有扩招传统的学校,这样上岸的概率会更高! 这一数据直接反映出某专业的火爆程度。有很多名校的热门专业报录比达到10:1,甚至20:1。这反映的是名校热门专业的真实考情。2.报考人数
3.实际录取人数
4.报录比
5.推免人数
很多同学认为推免人数和考研没有多大关系,但其实是一种误解。
很多名校热门专业每年的推免名额很多,有的甚至占了当年招生人数的一半甚至更多。于是留给统考生的名额就很少,这就导致考研竞争会更加剧烈。 复试线是最直观的数据,复试线越高,考研难度越大。要注意的是,复试线有校线和院线的区别。 学校给出的复试线一般是各院的最低院线。所以,查找复试线的时候不要混淆校线和院线的区别。如果目标学校只有一个学院开设目标专业,则不存在校线和院线的区别。 复试线在两种情况下会失去参考价值,一个是复试比例过高,另一个是不同学校专业课试题难度差异太大。6.复试分数线
7.进入复试比
复试比是指,计划招收人数和进入复试人数的比例。
教育部规定最低的复试比例为1:1.2,这就意味着,如果录取10人,就会有12人进入复试。
复试比例如果偏高,就能说明两个问题:一,复试线的参考价值降低;二,复试竞争激烈、风险更大。
8.最终成绩计算方式
总成绩的计算公式,可以看出初试分和复试分占总成绩的权重。复试总分越高、复试分数在总成绩中占的权重越大,那复试就越重要了。 内向、表达能力不好的同学,要避免复试比例过高的学校,以免复试拖分。 不管地区和院校的报考难度有多大,只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那些因素就不能成为你上岸的“拦路虎”。 目前已经进入了考研备考的冲刺时期,小伙伴们一定要在平时的复习中夯实基础,总结经验,保留基础知识的同时抓住重难点,预祝所有小伙伴们都能成功上岸!
网友评论 (评论数:0)
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