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下载
- 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英语(二)试题
- 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英语(一)试题
- 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英语(二)试题
- 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英语(一)试题
- 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英语(二)试题
- 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英语(一)试题
- 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英语(二)试题
- 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英语(一)试题
- 201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英语(二)试题
 
            - 
                    tonya 22考研:怎么用正确的方式打开经验帖?发表于2020年12月08日 14:58 只看楼主  收藏 收藏每当大家看到经验贴时都会有一种带入思想 仿佛重走了楼主的一年考研路 甚至在看完后还有不少感悟 可是犹如雨后春笋一般的经验贴 走马观花的看绝不是妙计 不仅浪费时间,还毫无用处 那么我们到底该如何正确的看经验贴呢? 经验贴固然很好 它总结了前辈们的方法、教训、心得以及感悟 甚至还有不少峰会路路、跌宕人心的故事情节 可是我们要看,就要看到其中的含金量 挖掘适合我们 能够辅助我们应考的学习方法 对于经验贴,如何用,怎么用好 也不失为一门学问呢! 一、你应该看些什么? 1、看方法 经验贴是考研人在考研之后总结的一部部武功秘籍,在别人的经验里汲取营养,是避免自己犯错误的一大利器。考研和高考的性质是不一样的,除了二战之外,你根本就没有机会通过多次考试来锻炼自己的心理状态以及答题方法。 当我们看经验贴时,一定要留心经验贴中"怎么复习","用什么参考书","报不报辅导班"等内容,然后参考自身情况进行个性化设定。 2、看进度 考研这条路,大家应该都只想走一次。在看经验贴时,除了看具体的复习方法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地方,值得大家注意。那就是考研复习过程中的进度。 通过对多个经验贴的分析,可以知道,一门课在某个时间点前,大部分人会达到什么样的状态。比如前面帮帮为大家整理了大部分人公共课的复习阶段及重点内容,专业课需要大家根据专业情况进行分析了,把总结出来的进度表作为你复习进度的参考依据。 3、看心态 复习期间,大部分人会感到焦虑无助。当你在感觉动力不足,焦躁不安的时候,可以去读一些经验贴,因为你总能找到跟你相似的境遇。相同的问题,可以看他人是如何解决的。 二、看了很多经验贴,为啥还是搞不定考研? 很多人都看到过经验贴里面说,一本选择题练习要做2~3遍,考试就不会有大问题了。但当你刷完两遍甚至三遍选择题之后,你会发现,做整套卷子的选择题分数依旧不理想的。那是因为你没有get到经验贴的精髓。 看别人的经验贴,不是为了照葫芦画瓢,走一模一样的路。而是借鉴别人的步骤,达到考上心仪院校这样一个目标。因此,你不带着目的而只想着如何去完成过程,这样做的结果往往会令人失望。 所以,做了2~3遍选择题却不能取得和别人一样好的成绩,可能就是因为没有明白做每一遍选择题的目的,而是机械性的去完成这个过程。 在这里特别提醒大家,看经验贴的时候,不要只看到是怎么做的,真正重要的是为什么这么做,以及这么做是达到了什么效果,实施的步骤只是手段而已。 大家一定要重视自己,一切经验都是以"我"为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而不是大家说好就好! 因此,以后大家再去看经验贴,或者自己规划复习过程的时候,务必要明白每一个阶段步骤的目的,同时这个目的不要贪多,层层递进就好。有这样一个意识,在复习过程中的条理必然会清晰不少。 补充一句刷几遍真的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掌握程度! 回复 
 
                雷哥考研
 
                                     
                             
                             
                                     
                             
                                     
                             
                                     
                             
                                     
                             
                                     
                             
                 
     
                 
                 
                 
                 
                 
                 
             
            